转载自公众号:ZHENGYI 文:K 图:ZHENGYI 这是做给跑者看的,持续地呈现一些贴近生活的内容,还原不同跑者最真实的样子。他们有的年轻,有的有些岁数;平时看着内敛,有时又很大胆;相同的是,那一个个平凡的日子里,看似乏味的跑步,都给他们带来了不同的思


转载自公众号:ZHENGYI
文:K 图:ZHENGYI
这是做给跑者看的,持续地呈现一些贴近生活的内容,还原不同跑者最真实的样子。他们有的年轻,有的有些岁数;平时看着内敛,有时又很大胆;相同的是,那一个个平凡的日子里,看似乏味的跑步,都给他们带来了不同的思考和力量。
殷盛浩,是2019年里面我们遇到最平凡又特殊的一位跑者。跑团的人都叫他“政委”,我们因为他职业的关系,喜欢叫他“河长”。他常常坚持说自己:“我就是很普通的人。” 但其实外表看似质朴的他,不经意间会做出和很多人不一样的举动。
一家三口住在宝山,工作是整治河道水质。家旁边的上大操场,是他开始跑步的地方。
偶然一次散步,遇到了这个学校的体育生郭晨光。在小伙子的影响下,他不仅几乎每天跑步没断过,月跑量经常300/400公里。和别人最大的不同是,他膝盖只允许在塑胶跑道上跑,水泥地久了会不舒服,还很注意拉伸。坚持一年多,外表越来越精瘦,但不会像以前那样经常生病感冒了。
有时候早上已经跑过了,下班了还是会到操场看看人跑步,结束后聊聊家常。有团员会形容他特别爱管闲事,称呼他政委。大到团服⼩到有的团员要搬家都会去帮忙,特别花时间和精力。大家都会打从心底里佩服他,因为每一个组织都需要这样的人,才会凝聚起来。
这沟通起来多累啊,每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跑团人多了也容易起摩擦。问他会想放弃吗,他就会憨憨地笑着,好像想起了做的事情团员会很开心的样子,就特别值得了。
平常周末换下跑步衣服和鞋子,他会去买菜做饭给家里人吃。扎堆在市场⾥的他,此时很难看得出来是一个跑者。以前还没跑步的时候,周末一家三⼝都会开车去周边⾛走。现在周末,完成长距离后给家⾥人做做饭。
觉得儿⼦社会经验还不足,不放心他一个人可以处理突发状况。一直反对买的⾃行车,败给了老婆的心软。买了不久发生了些小意外,自行车就搁置在后楼梯。最近又背着他买了电瓶车,好像家里都不听他的。但你会发现,这个家里没有电脑,儿子手机也被限制使用时间。他认为小孩的自制力太差了,偶尔出去打打桌球、踢足球没有问题,游戏这个事情没得商量。
儿子越来越大,更不愿意和爸爸交流,但是从老婆那里得知了不少儿子内心的想法。例如想要去德国走走,想当飞行员。当时安排⼉子读双语学校,是为了更好的找工作,但如果⼉子提出想要做什么事情,他会全力支持。
这一家子都很温柔,虽然老婆孩子不太理解他跑步的事情。
夏天的时候,参加了研习社的马拉松训练,备战第一个全程马拉松。其实更多是为了想看看一个更专业跑步团队是怎么样的,回去给团员分享。
每周四火车头疾速跑,他不再是组织者,变成了一个学习者。除了几个本身就认识的朋友打招呼,不会主动的和新的人认识。
二组的配速会太快,三组的配速又会有点慢,每次操场训练,他会尝试自己去摸索一个介于中间的配速训练,自己练自己的。

“虽然不能说这些人不都是目标330以内的,但绝大部分都是想要成绩的。除了一周两次的训练,我觉得更多的是需要一些坐下来分享经验和交流的机会。对跑者的要求也还不够严格,需要更严谨一些,可以通过一些机制去不断刺激跑者。”
“最开始上马目标是跑到330,身边的人不断地鼓励我可以跑得更好,310都没问题。可是当天比赛跑出去5公里,就发现状态不对了。半马开始抽筋,折返37公里的时候,一喷药就直接跪在地上了。四块肌肉一起抽,进了医疗站。当时真的很想放弃,想哭都没有眼泪。医护志愿者让我放弃,肌肉抽得像砖头一样。最后纯粹靠毅力撑,首马355结束了。”
“领完参赛包,在一片太阳很足的水泥地换拖鞋,像中风一样背和胸肌都抽起来。医护人员的陪伴下躺了半个小时,最后实在不好意思,可以走动就赶紧打车回家了。老婆和儿子问我跑得怎么样,我笑着说跑崩了而且还抽筋。儿子说练得这么好,居然还跑崩了。家人不太理解,但我是真的切切实实地体验到了第一次比赛,第一次抽筋,第一次走路。”
“赛后很多人安慰我,其实我不是小年轻了,心态很好。目标每个人心里都有,不要为了一场比赛而去否定自己的付出。你的能力不是一次比赛去证明的,各种因素会导致结果没有达到你心目中的目标。PB必须是万事俱备的,这只是一次考试吧,反省了就继续努力。看清自己并不是能跑别人口中的那个成绩,可能就是那个赛前挑战平板十分钟,也可能是为了站在B区第一排没有热身,又有可能是训练的巅峰前的常熟半马耗尽了。好的比赛状态,我这次就是错过了。”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跑野,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runtrail.cn/33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