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何杰:非典型中国马拉松运动员

人物|何杰:非典型中国马拉松运动员

 

中国马拉松体制内运动员给人的印象,大都是循途守辙,不擅长沟通。但何杰却完全不一样。

在竞技场上,他敢于在赛场上去带跑,打破规则,跑出血性,也敢于说出自己的目标,跑进 2小时 10 分

 

在竞技场外,他最喜欢的课是哲学,还想在退役后做一名马拉松解说员。是的,他觉得大学里的哲学课、马列课特别有意思。

这就是何杰,一位非典型的中国马拉松专业运动员。在世锦赛 & 亚运会选拔赛之后,我们跟他聊了两个多小时。

 

在接触过的众多马拉松专业运动员当中,很少有一位运动员可以像他那样,能够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不藏着不掖着,他说的有些话,的确没有从任何一位之前采访过的运动员口中,听到过。

人物|何杰:非典型中国马拉松运动员

上周六举行的世锦赛 & 亚运会选拔赛,关系到大型赛事的资格,这样的重要比赛,大部分运动员会采取跟随跑的比赛策略,不会冒进。

 

而何杰不一样,虽然没有明说本次比赛的目标,但他就是冲着冠军去的,而且还要达标世锦赛资格( 2:11:30 ),对他来说,如果跑不到,下面几年,都没有能够去参加国际大赛的资格。

 

人物|何杰:非典型中国马拉松运动员
第一个 5 公里,何杰就跑了 15 分 12 秒,位列全场第一,配速在世锦赛达标成绩之内。但随后第一集团的配速一下子就掉了下来,没有人愿意上前领跑,甚至慢到32X。
如果这样跑下去,根本没法达标世锦赛,他开始提速上前领跑。但在前面领跑会消耗很多体力,2、3 公里后,他感觉有些累,就选择跟随跑,结果速度又慢下来,他不得已再次去提速,如此反复。这的节奏也让何杰整场比赛都处于紧绷状态。赛后他说:大家的目标不一致,对于我们想要达标的运动员来说,挺难的。
 
人物|何杰:非典型中国马拉松运动员
“比赛全程一个变速跑,再加上赛道折返点又多,到 37、38 公里的时候极限提前到达,就撞墙崩了。”于是最后 4 公里,当仁青东知布的提速,杨绍辉跟上,何杰已经有心无力。
 
冲过终点线后,何杰吐了,拼尽全力的他最终仅获得第四名。
 
人物|何杰:非典型中国马拉松运动员
虽然没能如愿,但他并不后悔。“年轻运动员就要有血性。我是年轻运动员,就要把自己的霸气比出来,没人愿意带,那我就上去带。总要有人去打破规则,打破(求稳的)常态。

 

如果你了解何杰初入专业队的一场比赛,你就知道他为何会这样跑,因为他一直以来都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

 
23 岁的何杰出生于宁夏平罗县一个靠近黄河边的普通农村家庭。15 岁的时候,因为拿到一场县级越野赛的冠军,而被马自成教练看中进入专业队。
入队后没多久的 2014 年宁夏自治区运动会,何杰参加 5000 米比赛时,刚跑到第二圈鞋就被踩掉了。如果是其他人可能就退赛了,但何杰却赤脚忍痛完成剩下 10 圈比赛,最终拼到一枚银牌。
 
人物|何杰:非典型中国马拉松运动员
在转战马拉松赛后,他依然保持这股劲头。去年全运会比赛上,他多次上前带跑,最后拿到第四名,收获了宁夏队在全运会马拉松历史上的最好成绩。
 
人物|何杰:非典型中国马拉松运动员

如果你问很多中国马拉松运动员比赛的目标是什么时,得到的回答无外乎好好跑、尽力跑之类的官腔,很少会说一个具体的目标。

而何杰不一样,在 2021 年徐州马拉松跑出 2:12:00 的 PB 之后,他就大胆喊出自己的目标:要跑进 2:10 大关。

目前国内跑进 2:10 的选手一共只有任龙云、董国建、韩刚、胡刚军和彭建华5位选手。

 

2 小时 10 分,从世界范围来看,算不上是一个好成绩,但中国到目前为止只有 5 人跑进过,似乎遥不可及。

当一位年轻的运动员喊出这个目标时,抱着看笑话心态的人一定不少。

 

人物|何杰:非典型中国马拉松运动员

不过何杰也并非盲目喊出这个目标,因为他在云南昆明冬训的长距离课练得非常好,最后几公里他能够跑到 3 分和 2 分 55 秒的配速这种重点课展现出来的状态,让他建立了信心,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

 

尽管何杰已经具备跑进 2:10 的能力,但他还需要提高的是心态。在选拔赛结束后,肖导也对弟子说:的路还有很长,要想得更更专注,要把自己这种心态摆正。虽然你有这样的实力,但是态方面

下半年何杰有机会赴非洲训练,这将是一次磨炼心态的机会。想借着这个契机去外面训练,跟着非洲选手练,去改变自己的心态。去那边跟他们训练,去接近他们,哪怕接近不了,也能看到差距在哪里。不破而不立,先破再立。先把在国内跑不到的课在那里去做一些突破。

 

也许在非洲训练后,我们又能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何杰,在下半年某场比赛中,打开 210 大关。

 

人物|何杰:非典型中国马拉松运动员
在和很多运动员接触的过程中,不少人对读书没那么上心,觉得只要能跑出成绩就行。但何杰不一样,他在进入国家集训队之前就已经在宁夏大学上学,如果不是肖导的召唤,2020 南京比赛之后他就可能就不练了,专心去读书。
 
在问及学习对他的成绩有没有帮助时,他拉长语气说,“真的帮助很大。”
 
人物|何杰:非典型中国马拉松运动员
何杰认为,训练或者比赛和大学里面学到的很多东西是贯通的。“训练不单单只是跑,里面也蕴含了一部分哲学在里面。”
 
“比如学习的专业课,运动生理学、解剖学等等,这些东西是靠经验或者文字解释不出来的虽然可能在短时间内看不出来有什么效果。但当你在一堂训练课或者一个周期训练后,看到身体的反应,包括心理等等。”
 
“这个时候你再去结合在学校学到的这些东西,就会潜移默化到日常训练里面。我会突然想起来我上学的时候,老师跟我讲过这个,原来如此。”
也难怪何杰说读书时最喜欢的课是哲学课。他觉得这些东西(哲学)能在脑中形成思想的碰撞。或者说让自己可以从不同方面去看一件事情,能够更辩证的来思考问题。

何杰也举例来说明,“以前我觉得某件事是对的,那就是对的,脑筋轴。现在可能要想想从哪个方面看。比如在海上看日落,太阳从海边落下,在山里看日落,那太阳就从山里落下。如果有人说太阳从海边落下,有人说太阳从山里落下,那都是对的。”

 

人物|何杰:非典型中国马拉松运动员

在和何杰聊天的当中,他多次说自己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曾经还因为太有想法,而不被教练喜欢。

 

何杰的师姐陆阳春曾这样评价他,“他不会盲目的跑,会分析这堂课自己练了啥或者练到位了没有,主动训练不是被动训练,敢想敢去做。”

 

人物|何杰:非典型中国马拉松运动员

不过在 2020 南京马拉松赛前,何杰已经想“退役”专心去读书,而在得知要去肖导的国家队集训时,他改变了想法,因为想跟高水平运动员做个对比

不过在来到云南之后,对他冲击最大的是思想方面。“以前在宁夏队的时候,觉得拿个锦标赛前八,或者达标健将就够了。但是肖导说,你应该达标国际健将,代表国家出战。
渐渐地,他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要我练到我要练,我要变强。重心全部放在了训练上面。”眼界也不再局限于宁夏,而是全国,乃至世界。
 

人物|何杰:非典型中国马拉松运动员

肖导并不会限制运动员的个性,这让喜欢说出自己想法的何杰如鱼得水,经常在训练之余跟教练谈训练体会,而且是有什么说什么。

在这样的环境下,何杰成长很快。仅仅一年半时间,他就从彭建华的“陪练”,逐渐成长为中国马拉松最顶尖的运动员之一。用肖导的话说,“他陪出来了”。

但与其说他是“陪出来的”,不如说他是靠自己琢磨与苦练出来的。

人物|何杰:非典型中国马拉松运动员

何杰平时喜欢看马拉松比赛转播,特别是日本的比赛,这也跟很多其他运动员不一样。而他最喜欢的马拉松运动员是川内优辉,也许是因为两人有一些相似的地方。

 

人物|何杰:非典型中国马拉松运动员

川内优辉被称为“市民跑者”,他的比赛风格不管什么时候,总是跑到面目狰狞,毫无保留

 

虽然他跑动的姿势不流畅,甚至可以说不专业,但他就是很能顶。何杰特别佩服他这一点。

 

他的精神太可怕了。我要向他学习。在训练顶不动的时候,就想想川内。都是一样的人,为什么我不能顶上去。他都能跑到 2:08 ,动作还那么差,我到底差在哪里。”

人物|何杰:非典型中国马拉松运动员

喜欢琢磨、有想法的何杰也早早为今后的发展做打算,透露自己在离开专业队后,想做一个马拉松解说。

 

当他说出这个规划的时候,我们是没有想到的,因为大部分运动员退役后继续留在体制内,或者当教练。何杰又表现出不一样的一面。

 

在中国马拉松最近几年的大发展中,解说一直被人诟病。何杰认为,目前的国内马拉松解说应该有专业的人去做。“当这件事情有更专业的人去做,这个行业才能更好发展。

 

人物|何杰:非典型中国马拉松运动员

如果你关注何杰的社交媒体平台,他经常会进行一些直播,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也有很多人会在直播间问他一些马拉松名将的一些趣事。

 

其实在世锦赛&亚运会选拔赛上,曾经的专业运动员杨定宏就第一次作为解说嘉宾参与直播,在介绍技战术方面没有可以挑剔的地方。

 

如果将来能够有更多专业人士参与解说马拉松比赛,相信能更好地促进这项运动的发展

“以后这将是我一个职业的目标,我很喜欢这个事业。以后退役了,想在这方面做一些奉献。”

 

这就是何杰,一个不一样的中国马拉松运动员。

 

如果未来中国马拉松能够涌现越来越多像何杰这样的运动员,何愁马拉松国家纪录不会被打破?

 

think different!

文字CC  / 编辑CC
 视觉燃烧的腿毛
图片跑野 、 何杰提供部分照片
 

人物|何杰:非典型中国马拉松运动员

原创文章,作者:跑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runtrail.cn/35562.html